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于2023年8月7日发布的《常态化!最高法按季度对外公布司法审判工作主要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法院民商事一审裁判被改判发回重审率为3.35%”。可见“二审改判难”是目前司法实践中的普遍现象。
近日,林齐平律师团队以原告代理人的身份,帮助当事人成功解决了一起历经二审改判的股东出资“加速到期”案件。从一审法院驳回我方的诉讼请求,到二审法院判决被告方公司的股东应在认缴出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林齐平律师团队是如何帮助他走出困境?来看今天的团队案例。
案情简介:
2023年2月,蔡先生在与被告某酒店管理公司的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胜诉。因被告无可供执行财产,法院于2023年5月底裁定案件“终本”,即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由于“赢了官司却拿不到钱”,蔡先生向林齐平律师团队求助。接案后,团队小伙伴分工合作,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学术观点、当地法院同类案例、法律法规检索等前期工作。全面梳理本案的法律关系和研讨案情后,团队还调取了被告公司的章程等登记档案,掌握了该公司股东出资情况等证据。选定被告公司“具备破产原因”的诉讼角度并准备好起诉材料后,团队第一时间提起了诉讼。
本案的两个主要争议焦点:担任公司股东的被告方是否履行完毕出资义务和被告公司是否具备破产原因。一审期间,原、被告双方在线上、线下完成了多次证据交换及质证,经两次开庭审理,一审法院最终仍认定:被告公司股东已基本履行完毕出资义务且不具备破产原因,从而驳回了原告方的诉讼请求。收到一审判决书后,林齐平律师团队并未气馁,经与当事人商议,决定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针对被告股东是否履行出资义务,团队牢牢以“股东实缴出资要件”为抓手,重点指出被告方股东提交的财务算资料缺乏关键的银行流水等证据,且仅内部结算文件无法证明股东已履行出资义务;针对被告方的公司是否具备破产原因,团队不计艰辛前往案涉酒店所在地贵州省铜仁市实地调取证据;团队还通过美团、飞猪、携程等酒店推广平台了解到酒店真实的经营情况,掌握了“酒店经营者已变更”这一关键的新证据,从而进一步证实被告方的公司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且明显缺乏债权清偿能力。
二审法院最终采纳了我方的上述新证据,采信了我方的主张,判决:
1、撤销一审法院的判决;
2、判决被告方公司的股东应在认缴出资范围内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团队成员齐心协力,精益求精,在本案二审阶段逆转一审不利的判决结果,再一次成功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本案是典型的因公司资不抵债,股东出资“加速到期”案件。林齐平律师团队在接手本案后,秉持严谨、负责、高效的工作态度,凭借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办案经验,深入实地通过多种方式挖掘关键证据,最终向当事人交出了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