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央视315晚会曝光的“探针盒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据报道,它能够在商场等地自动收集消费者信息,并向消费者手机发送推销短信、拨打推销电话等。多家上市公司均牵涉其中。
日前,其中一家涉事公司来到浙江润杭律师事务所求助。315晚会播出后,该公司的代理商纷纷起诉要求确认“探针盒子”的销售合同无效,并要求公司全额退款。浙江润杭律师事务所所主任李翔,专职律师程燕波进行了接待。
起初,两位律师认为此案毫无胜算,且代理这类案件略显“不厚道”,并不愿意接受委托。但是深入了解公司与代理商的合作内容以及“探针盒子”运行的原理后,发现“探针盒子”的功能与媒体报道存在一定的出入。
“探针盒子”可以收集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从而分析出其需求,整理出有利于商家的大数据分析,便于商家制定经营策略。例如,甲想要在某商场开一家店,但是不知道经营奶茶店好还是咖啡店好。那么通过“探针盒子”的数据收集和大数据分析,他可以了解到该商场什么时候人流量多,商场里的顾客消费习惯是倾向于奶茶还是咖啡等等。但是,“探针盒子”并不能收集到消费者的身份信息、手机号码等,更遑论向消费者发送垃圾短信或拨打骚扰电话。需要使用其他软件与“探针盒子”对接,方可实现这一操作。“探针盒子”可谓是无辜受累,做了靶子。
润杭所接受委托后,分析本案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有限的庭审时间内,让法官了解“探针盒子”的技术原理及功能,从而确定其是否因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而导致合同无效。
两位律师抽丝剥茧、层层深入,通过庖丁解牛的方法将晦涩的技术原理呈现于法庭。主审法官在充分了解“探针盒子”的功能后,结合当前互联网领域的司法实践以及法律规定,最终作出了公正判决,避免了涉事公司上千万的损失。“厚德尚法、明察公正”——判决生效后,涉事公司将锦旗送到了法官手上,对其顶住压力、公正审判表示感谢!